在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老旧小区的供热问题一直是影响居民生活舒适度与幸福感的“顽疾”。串联供热系统存在的“热损高、效率低、纠纷频”等弊端日益凸显。
为解决这一难题,近日,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各供热分公司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借助网格化治理模式,深入推进老旧小区供热设施“串改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5月6日,郑州热力东区供热分公司联合集团并网验收中心,以西里路54号院市政协家属院为试点,精心构建“政策宣贯+技术赋能+多方共治”三位一体的改造模式。
一是打通信息壁垒,实现民生工程“零盲区”。在小区广场设置“供热改造宣传服务点”,累计发放《供热服务指南》《用热安全明白卡》《集中供热系统热用户工程建设规范》等资料38份,将政策可视化、技术通俗化,让居民对供热改造有更清晰的了解。
二是构建标准体系,筑牢工程质量“生命线”。在施工标准方面,实行“五化”管理,即图纸设计规范化、材料选用标准化、施工工艺流程化、运维管理智能化、质量验收数字化,确保改造工程的高质量推进。
三是打造民生工程“样板间”。郑州热力东区供热分公司联合并网验收中心与社区、用户代表、施工方代表进行现场座谈,宣传集中供热系统用户工程建设规范,详细讲解改造入网申请流程、政策及服务标准,认真倾听居民心声,从多维度系统性解答共性问题,稳定居民预期。
与此同时,郑州热力东区供热分公司以点带面,构建老旧小区供热改造长效机制。成立“供热改造小组”,明确各方责任,推动形成“规范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管理”的协同机制,通过“改造方案共商、施工监督共管、运维效果共评”,实现居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郑州市桐柏路191号院纺织厅家属院是个典型的老旧串联集体用热小区,有30栋老式居民楼,用热户数550多户。
2020年虽进行了二次网改造,但室内老旧供热设施未参与改造,供热质量未见明显改善。此后,小区物业自发组织的改造因未征得全体居民同意引发负面舆情。
2024年,因机构改革出现无人代收热费情况,虽经多方协调暂时解决2024 - 2025年采暖期用暖问题,但供热设施改造迫在眉睫。
5月8日上午,郑州热力西区供热分公司党支部联合计划路社区开展“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 社区共建暖心融服务”进社区服务活动。党支部主动与社区对接,组织相关人员到小区部分楼栋前现场勘察、了解管网现状、听取用户意见,提出整改方案。
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还向用户宣贯《集中供热系统热用户工程建设规范》(DB4101/T 139 - 2024),针对用户对分户控制改造施工方资质、是否备案等疑问,工作人员从政策制定、技术标准、实施流程、施工改造备案等方面进行解答,极大地增强了用户参与改造的信心。
此次活动为解决今冬用热收费等系列问题提供了思路,让用户对后续工作推进吃了“定心丸”。
郑州市八科市公安家属院与淮南街25号师范学院家属院均属于典型的老旧串联集体用热小区,且二次管网由用户自行管理。随着单位后勤管理退出和缺乏正式物业接管,管网老化无人维护的问题愈发严重,导致供暖效果不佳、管网泄露频发。再加上暖气缴费率低,供热效果进一步恶化,若不及时进行改造,不仅居民温暖难以保障,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5月14日,郑州热力北区、南区供热分公司党支部联合集团经营发展部等分别走进八科市公安家属院、师范学院家属院开展进社区宣传活动。
工作人员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逐户走访居民,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居民阐释将老旧串联系统改造为并联系统的必然性和优势。
党支部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制定一系列措施:将家属院科学划分为多个网格,明确专人负责;持续与社区、业主方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共同研讨改造方案;施工过程中,党员技术骨干现场指导,及时解答居民疑问、回应关切;建立长效跟进机制,定期回访检查改造后的供热系统,加强与居民沟通,优化改造方案和服务质量,活动赢得了居民的广泛好评。
此次“串改并”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展现了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显著成效,为老旧小区供热改造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下一步,郑州热力集团将秉持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理念,持续深化老旧小区供热改造工作,让更多老旧小区迎来供热系统的升级,让居民的生活更加温暖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罕见,外资买到“限购”,近20年股价暴涨近75倍!社保养老金同时重仓股曝光
1750瓶茅台将被司法拍卖:起拍价165万,与涉黑案有关,其中一名所有人已被执行死刑
日本男子中3亿彩票,没离职没买豪车,瞒着父母20年后活成了笑线年蒋介石欲暗杀宋庆龄,宋美龄冷冷说了一句话,令老蒋被迫放弃

